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前身为环境工程与保护评价重点实验室,于2007年7月被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正式认定并立项持续资助建设,依托单位为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学术委员会主任由袁道先院士担任;实验室主任由张学洪教授担任,下设常务副主任1名(朱义年教授),副主任2名(蒋治良教授、覃朝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1)重金属污染控制及其生态修复技术;(2)岩溶石山区水质保障理论及技术;(3)环境污染物生化分析理论与技术;(4)水污染控制工程材料及技术。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80人,其中正高职称53人,副高职称23人,博士生导师30人,具博士学位66人。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人选3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中国水业人物2人,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8人,广西特聘专家1人,广西优秀专家2人,广西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广西高校八桂学者1人。科研用房面积达22000 m2;拥有各种仪器设备5000台(套),设备总价值9800余万元。依托单位保证每年投入配套建设经费约120万元。
2021-2023年重点实验室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81项,总经费2.52余亿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84项,经费总额3853万元;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94项,经费总额4494万元;市县级项目11项,经费总额为111万元;服务地方的横向科研项目192项,经费总额1.68亿元。获得了生态环境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15项;起草并发布国际标准1部,国家标准8部,行业标准3部,团体标准4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6件;在T3以上高质量科技期刊发表科技论文296篇,SCI/EI收录247篇,高被引5篇。其中代表性成果如下: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过程与机理。 以有色金属矿区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重金属在土壤固-液-生界面的交互作用规律与生态学原理、植物与微生物的协同行为;揭示修复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规律和生态调控机制;解决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生态修复过程中的重金属-植物-微生物之间复杂的交互关系。研究结果有望丰富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理论,为突破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瓶颈提供支撑。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再生水循环代谢过程的城市水环境生态风险控制机理与方法。以“人工湿地”的生态处理工艺尾水作为再生水,研究氮磷等营养物质和微量有毒有害化学污染物在人工生态化处理体系中的去除机理及其影响机制;解析自然湿地系统各介质在污染物代谢中的协同关系;建立影响生物群落的关键风险因子识别及其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研究结果可为再生水循环代谢中的城市水环境生态风险控制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3)生态环境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西南岩溶农业活动区水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形成并推广了西南岩溶农业活动区水安全保障“调查-评估-防控-反馈”的“桂林模式”;建立了西南地区典型岩溶地下水系统污染模式和地下河污染模式识别与评价方法;集成了农村分散式供水“强化过滤”、“植物篱+强化渗滤”、“人工湿地+双循环”等关键技术;构建了“识别-筛选-评估”和“源头控制、净化拦截、区域调控、循环利用”的水生态修复与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体系。
4)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湖库型水源地生多复模式、技术及应用。创新了“网联分载”湖库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新模式;率先提出并开发了自发电场生态处理技术及配套装备,使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IV类标准;搭建了渠系量化配水灌溉新技术及配套调度管理系统,实现了肥水在田间的有效持蓄;构建了以双层渗透性生态透水坝为屏障的库前污染阻断技术体系,削减入库支流污染超过70%,实现了上游来水的清洁入库。
5)系列检测分析方法类标准成果:污染物分析标准的制定以及环境有机污染物的光谱分析新技术。首次使用电子探针测量树枝状偏析的不均匀性,定量分析获得可比较和可重复的结果,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围绕环境中铜、铅、锌、铋、砷、以及水胺硫磷、三硝基甲苯等污染物含量的检测和标定,运用光谱检测技术,结合纳米催化和多肽/适配体蛋白质介导-修饰纳米催化,发展并制定了一批高选择性高灵敏的环境分析新技术新方法。相关成果发表SCI论文35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件,起草并发布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8项和行业标准3项。